入夏松篁森静姿,竹垆小试午风时。
三间静室无多子,何事频来去每迟。

仲夏时节,瀛台景致,松篁森静,竹垆小试,午风时。三间静室无多子,何事频来去每迟。

此诗描绘了仲夏时节瀛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首句“入夏松篁森静姿”描绘了夏日里茂盛的松树挺拔、幽静的景象;第二句“竹垆小试午风时”则表现了中午时分微风拂过竹炉的情景。第三句“三间静室无多子”,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事频来去每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译文:
入夏时节,松树茂密而安静的姿态令人赞叹。
午后的微风吹过竹炉,为生活带来了一丝惬意。
三间静室中没有多余的孩子,但为何经常有人来访?
他们的到来总是那么慢,似乎在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赏析:
弘历是清朝的一位著名皇帝,他的诗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仲夏瀛台即景杂咏六首其四》中,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瀛台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

首句“入夏松篁森静姿”通过“入夏”、“松篁”等词,勾勒出了一个夏天里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景象。松树高大挺拔,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清新、宁静。这里的“静姿”不仅形容了松树林子的静态美,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竹垆小试午风时”中的“小试”二字,巧妙地将午后的微风与竹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悠闲的生活画卷。竹炉在午后的阳光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午风时”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意境。

“三间静室无多子”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没有太多的杂音和打扰,只有诗人自己陪伴着岁月的流转。这里的“无多子”并非真的没有孩子,而是诗人对于喧嚣世界的拒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最后的“何事频来去每迟”,则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揭示。虽然生活中有诸多纷扰和忙碌,但诗人更愿意选择在闲暇时刻享受这份宁静,而不是被外界的各种事务所干扰。这里的“何事频来去每迟”不仅是对他人来访次数的反问,也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果。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瀛台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独白。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