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深初地净无埃,叠嶂威纡涧户开。
松韵泉声都好在,一时兴会又新来。

【注释】

碧云寺: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区。晋源区古称晋阳,即今太原市。晋阳故城在今太原市西南15公里处。“碧云”取晋王司马氏之号。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毁佛为寺,改名“碧云院”。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名“碧云寺”。

翠深初地净无埃:翠绿的山峰深深插入了大地之中,使地面变得干净无尘。

叠嶂威纡涧户开:层层叠叠的山峰显得威武而曲折,山间的小溪口也敞开了。

松韵泉声都好在,一时兴会又新来:松林的声音和泉水的声音都很美好,这使作者一时兴起,心情愉快。

【赏析】

此诗描写了碧云寺周围幽深秀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登临游览的愉悦之情。

首联先写寺院所在的环境,以“翠深”形容山色苍翠深远,与“初地”形成对照,表明山势高峻。“初地”指山脚平地,“净无埃”,是说这里地面洁净,不见尘土。“净无埃”,既点出了环境清幽的特点,也暗示出山中空气新鲜,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颔联写景,描绘了山峦重叠、峰回路转,涧水从山间流出的景象。“威纡”意为威武曲折,“涧户”指山涧旁的小路。“威纡涧户开”意谓山涧边的路也弯曲蜿蜒,仿佛有无穷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颈联写景,写松涛阵阵、泉声潺潺,使人心旷神怡,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感。“韵”指风声、松涛声等自然音响;“兴会”意为兴致或爱好。“一时兴会又新来”意谓此时此地,诗人的兴致盎然,好像久违的朋友重逢一般亲切。

进一步强调诗人对这幽静美景的喜爱。“翠深初地净无埃”与“一时兴会又新来”两联相呼应,说明诗人之所以喜欢这幽静美景,是因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能唤起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