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归诚本在兹,子孙世守亦其宜。
独怜片铁唐时物,秘宝其将安用之。
释义:纳土归顺的本意就在于此,子孙世代守护也是应该的。
只有一片铁片在唐朝时代就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这样的宝贝还有什么用处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铁券”这一文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现实的一种看法。
诗人以“纳土归诚本在兹”开篇,指出了“纳土归诚”这一行为的真正含义。这里的“纳土归诚”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政治行为,即一个国家放弃抵抗,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投降。而“本在兹”则是说这一行为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这里,或者说是这个行为的本质所在。
诗人以“子孙世守亦其宜”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里的“子孙世守”指的是后代子孙应该继承并继续坚守这一行为。而“亦其宜”则是说这样做是非常合适的。
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这一行为的赞扬上,而是通过后面的两句“独怜片铁唐时物,秘宝其将安用之”来进行转折。这里的“独怜”表示诗人对此物的特别喜爱,而“片铁唐时物”则是指这片铁片曾经在唐朝时期就失去了价值,成为了一种无用之物。
最后一句“秘宝其将安用之”则是诗人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即使这片铁片再珍贵,也不应该用来作为宝物。因为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宝物应该是那些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东西,而不是一些无用之物。
这首诗通过对“铁券”这一文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他既赞美了“纳土归诚”这一行为的意义,又批评了那种只看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价值的态度。同时,他也强调了真正的宝物应该是用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而不是一些无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