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开兹泉眼开,共传跑得藉牛哀。
感通亦自寻常耳,记得前身曾伏来。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虎跑泉》其二:
象教开兹泉眼开,共传跑得藉牛哀。
感通亦自寻常耳,记得前身曾伏来。
【注释】象教:佛教语,意谓佛经教义。兹:这,指虎跑泉。共(gòng)传:共同传来。借:凭借。牛哀:牛的悲哀。感通:感应通达。寻常耳:平常的事情。前身:前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咏泉诗,表达了他对虎跑泉水源的感慨之情。首联“象教开斯泉眼开,共传跑得藉牛哀”,用佛教语“象教”和“斯泉眼开”,表达了对虎跑泉水源的敬畏之情。颔联“感通亦自寻常耳,记得前身曾伏来”则通过描绘虎跑泉水源的神奇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虎跑泉水源的敬仰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虎跑泉水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和对佛教教义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在描绘虎跑泉水源的过程中,也巧妙地融入了自身的感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
这首诗的译文为:“佛教教义在这里流传,虎跑泉的源头被揭示出来。大家都说跑得快是因为借助了牛的力量。这种感应通达其实很普通,记得它前世曾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