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伫风虚常激楚,溪穿石出欲浮空。
诗人体物难工处,往往逢之六法中。
【注释】
题钱维城的山水: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一幅钱维城所绘的山水画。
林伫风虚常激楚:树林在风中站立,似乎随时都能被风吹动、吹倒,好像能听到风声在呼啸一样。
溪穿石出欲浮空:溪水从石头缝中流过,仿佛要从空中飘起来。
诗人体物难工处,往往逢之六法中:诗人描写自然景物,很难达到逼真的程度,但有时恰恰能够达到逼真的效果。这就像绘画中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神写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特点,强调的是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捕捉、刻画能力。
第一句“林伫风虚常激楚”,描绘了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这种描述方式,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活力,仿佛可以听到风声在呼啸。
第二句“溪穿石出欲浮空”,则描绘了溪水从石头缝隙中流淌出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空灵飘渺,仿佛可以感受到水流的轻快。
第三句“诗人体物难工处,往往逢之六法中”,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诗人描绘自然景物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创作时往往能够得到画家们赞赏的作品。这是因为画家们在创作时会注重“六法”的应用,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神写照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更通过画家的视角,揭示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