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童拥帚开三径,对妇烹茶点二毛。
自是雅人足深致,何须雪水愧羊羔。
【注释】
寒林:寒冷的树林。积素:积雪。
课童:教导儿童。拥帚:持帚扫除庭院。三径,指庭院中三条小路。
对妇:面对妻子。烹茶:泡茶。点二毛,用两根手指夹起茶来。
自是:自然。深致:深刻的见解。何须:何必。雪水,指冰水。羊羔:指羊肉。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诗人张若澄在宣城官舍,有十二幅山水画。每幅画前都有题字。此诗为其中一幅《寒林积素》所作的题咏。
首句以“寒林积素”总括全图,写树木上积雪的景色。次句写诗人教孩子们扫去积雪,以便他们可以走出院门,观赏雪景。第三句写自己对这幅山水画的感受。这两句都是实写。第四句写这幅山水画具有深远的意境,值得细细品味,所以不必用冰水烹茶了。第五句写这幅山水画表现的内容与一般山水画不同,它所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最后一句是说,这样的好画,当然不需要像古人那样用牛羊作祭品来献祭神灵了。这是对这幅山水画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实景与虚境的结合,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空灵美妙的境界之中。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