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修篁间紫兰,传神何似佩珊珊。
鸥波最是逃禅者,冷泪还教对画弹。
【注释】管道升:北宋女道士、词人。修竹幽兰图:即《题修竹幽兰图》。紫兰:兰花的一种。佩珊珊:形容佩饰声。鸥波:指江上水鸟飞掠的波纹。对画弹:指对着画像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题修竹幽兰图》所题的第二首诗,前一首已作过介绍。此诗描写了一幅幽兰与修竹相间的图画,并抒发了画家与观者的感情。全诗语言清丽,含蓄蕴藉,有情韵悠长之感。
“白石修篁间紫兰,传神何似佩珊珊。”此句描写画面中的幽兰和修竹相互掩映,色彩艳丽。紫兰的芳香沁人心脾,而修篁则给人一种高洁的感觉。诗人用“白石”“紫兰”这些词语,把画面上的景物描绘得生动活泼。尤其是“传神何似佩珊珊”,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幽兰的美丽。诗人通过观察,抓住了幽兰的神态特点。“佩珊珊”,是说幽兰的香气随风飘荡,就像佩带上的响环叮当作响一样。
“鸥波最是逃禅者,冷泪还教对画弹。”“逃禅者”,指那些喜欢在湖面上游玩的人,他们常常乘舟到湖中,欣赏美景,或泛舟游湖,或钓鱼垂钓,有时还会划船去观赏湖边的景色。“鸥波”就是湖面。“冷泪还教对画弹”,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喜欢到湖中游玩的人,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不禁伤心落泪,仿佛是在弹奏着琵琶,诉说着自己的哀愁。
此诗通过对幽兰和修竹的描写,以及观者对画的喜爱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