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䨲应怜初度圆,早扶冰影上瑶天。
六鳌驾海楼台迥,万树辉霞日月边。
玉䨲应怜初度圆,早扶冰影上瑶台。
六鳌驾海楼台迥,万树辉霞日月边。
注释:玉䨲(yùn)应该怜爱它初次圆满的样子,它早就像冰一样的影子一样,爬上了瑶台。六鳌(áo)在海上驾驭着楼台,楼台高高地耸立在远处,万棵树木在天空中闪烁,太阳和月亮都在它们的旁边。
赏析:这首诗以元宵夜的繁华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元宵之夜灯火辉煌、人潮涌动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京城长安的繁荣与热闹。诗中“玉䨲”即指元宵灯节时燃放的花灯,它们圆润饱满、色彩斑斓,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祥和。诗人通过“初度圆”这一细节,不仅点明了花灯的特点,还暗寓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诗人以“早扶冰影上瑶台”来形容花灯如同刚从寒冷中走来的冰一般晶莹剔透,仿佛在寒气中刚刚显现出生命的活力,然后迅速爬上了高高的瑶台。这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花灯的美丽,也寓意着人们在元宵节夜晚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最后两句“六鳌驾海楼台迥,万树辉霞日月边”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宏大场面。诗人想象着六只巨鳌在海上驾船而行,楼台高耸入云,而周围的树木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生辉,宛如彩霞满天。这里的“瑶台”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万树辉霞日月边”这一景象,表达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繁华盛况达到了极致。
这首诗不仅是对元宵节夜晚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之情。通过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在节日中的欢庆氛围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