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寒吹以鸣秋,恰胜砧声处处稠。
人静珠帘斗蛩戏,成诗朅尔忆前头。
【注释】
闻蛩 其三:闻,听见。蛩(qióng),蟋蟀。其三,第三首诗。寒吹:指秋风。秋气肃杀,故说“寒吹”,也指秋风的声音。“恰胜”:恰好胜过。砧声:古代在冬日里,人们用木棒敲击石头来制造声音,以助于夜间睡眠的安适。这里借指砧声。“稠”:多而密。斗蛩戏:互相斗殴,好像比赛。语出唐李商隐《蝉》诗:“莫向最高树,高处最苦寒。蝉鸣悲落叶,翻动最高枝。君闻回风动,我吟隔叶听。一树春风里,半帘残照中。”成诗朅尔忆前头: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朅(jué):古同“决”,决断,决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听到蟋蟀叫声时所写下的,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首句写秋风阵阵吹来,蟋蟀在秋夜中鸣叫,声音凄厉而又悠长。第二句写秋夜中的蟋蟀声此起彼伏,宛如处处都响起了砧声。这里的“砧声”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夜晚的各种嘈杂之声。第三句写人们在寂静的夜晚中,纷纷推开珠帘欣赏蟋蟀的鸣唱。第四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时光,那时自己正年轻有为,充满了自信和勇气。然而如今已经物是人非,时光荏苒,一切都已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的一种寄托和期盼,希望能够再次回到过去的那个美好时光之中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蟋蟀鸣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