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芳丛步缛毛,游蜂引惹忽腾逃。
当年十八称李霭,底似传神正午高。
诗句释义:
文石芳丛步缛毛,游蜂引惹忽腾逃。
当年十八称李霭,底似传神正午高。
译文:
在文石芬芳的草丛中,蜜蜂忙碌地穿梭,忽然间,它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当年十八岁时,我被誉为李霭,现在看起来,仿佛是正午时分的神采奕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首先,“文石芳丛”描绘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花园景象,而“游蜂引惹忽腾逃”则通过蜜蜂的动态描绘,传达出一种活泼、热闹的氛围。这种对比和衬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
诗人通过“当年十八称李蔼”,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年少有为、才华横溢的形象。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文化底蕴,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底似传神正午高”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成熟与稳重,使得整个诗歌更加完整。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