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穹窿水自潺,扼吭朔塞此雄关。
当年万里朱殷地,巡狩三秋数往还。

【注释】

山自穹窿水自潺,:意思是山是高峻的,水是清澈的。

扼吭朔塞此雄关,:意思是扼守着咽喉要塞的雄关。

当年万里朱殷地,:意思是当年曾经有万里的疆土和殷红色的土地。

巡狩三秋数往还,:意思是皇帝在秋天巡视,往来不断。

【赏析】

《登封中岳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中岳庙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中岳庙的历史背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首句“山自穹窿水自潺”,描写了山势高峻、水流清澈的景色。这里的“穹窿”一词,用来形容山势高峻、雄伟壮观。而“潺潺”则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扼吭朔塞此雄关”,则是对中岳庙所在地势的描述。这里用“扼吭朔塞”来形容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突出其地势险要的特点。而“雄关”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中岳庙的壮丽景观。

第三句“当年万里朱殷地”,则是指中岳庙所在的历史背景。这里用“万里朱殷地”来形容中岳庙曾经拥有广大的疆土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暗示了中岳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一句“巡狩三秋数往还”,则是描述皇帝在秋天巡视的情景。这句诗中的“巡狩”一词,指的是皇帝亲自巡视各地的行为。而“三秋”则是指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皇帝出行的季节。这里用“数往还”来形容皇帝频繁地巡视各地,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注与重视。

整首《登封中岳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中岳庙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中岳庙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中岳庙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