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中秋月似霜,牧群歌起叠伊凉。
归驼都载新蒐鹿,绝少征人夜望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对整首诗的内容、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有准确的把握;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性语句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最后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体裁知识,如古体诗、近体诗等。此题中,“塞上行”是题目,“其三”指第三句。“塞上中秋月似霜”一句写景,点明时间,渲染氛围,写出了月光如水银般洒满草原,给大漠之夜增添了一层清冷、幽静的色彩。“牧群歌起叠伊凉”一句写人,描绘出边塞上人们的生活画面:牧羊的人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叠伊凉”即《阳关三叠》中的“叠”,此处泛指唱歌。“归驼都载新蒐鹿”一句用典故,写出了在中秋月圆之夜,牧民们带着满载猎物的骆驼归来的壮观景象。“绝少征人夜望乡”一句抒情,表达了边塞将士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塞上的中秋节,月亮像白色的霜雪一样。牧童放声歌唱,歌声回荡在清凉的山野之中。满载着猎获物归来的骆驼,却很少见有人在夜晚眺望故乡。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与节令,营造了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为下联铺垫背景。颔联承上启下,由实入虚,描绘出一幅塞上牧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画面,抒发了征人怀远之情。颈联以典出之笔,描绘出一幅塞上牧人携着满载猎物归来的景象。尾联直抒胸臆,写边关战士的思乡情。全诗意蕴丰富,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参考译文】
塞上过中秋节,皎洁明亮的月儿就像霜雪一样。牧童放声高歌,歌声传遍整个山谷。满载猎物归来的骆驼很少见有人在月色下凝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