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为长信抑昭阳,默坐谁能识寸肠。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
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五言古诗《名画荟珍 其二·周昉宫人纨扇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抑为长信抑昭阳,默坐谁能识寸肠。
——这两句表达了画中人物的身份与情感状态。”抑为长信”指的是画中的主人公可能是宫中的长信宫人(一种宫廷侍女),”抑昭阳”则可能暗示了另一位身份尊贵的女子,如昭阳殿的宫女。”默坐”表明了画中人物在静静坐着的情景,而”谁能识寸肠”则表达了旁观者对于画中人内心世界的不解和无法理解其真正情感的状态。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
——这句诗描绘了画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情感遭遇。”性莲栏外伴”可能指的是画中人物作为宫女被安置在莲花池边的栏杆旁,”忍教恨扇箧中藏”则表示画中人物被迫将她的爱情藏在一个装满扇子的箱子里,忍受着相思之苦。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
——这里的“惊鸿舞”和“堕马妆”都是古代美女常用的化妆打扮,象征着美丽和哀愁。”无心去理”意味着画中人物对这样的美貌和哀愁无动于衷,”有发羞为堕马妆”则表达了画中人物即使拥有美丽的容颜,也不愿意为了迎合他人的审美而做出这种失态的行为。
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
——这最后一句表达了画中人物对于真实自我的坚持,宁愿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也不愿意被世人误解和玷污。”便与世间留面目”意味着画中人物希望保留自己的真实面貌,不被世俗所改变,”犹胜赂画误王嫱”则表明即使画工的技艺再高超,也无法改变画中人物的真实身份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宫人纨扇图,展现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诗中通过对比长信、昭阳等身份的女性,表达了对她们默默承受的情感困境的关注。同时,诗中也通过对画工技巧的质疑,强调了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代女性生活境遇的同情,也有对艺术创作真实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