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登场麦秀齐,弄田艺稻绿秧萋。
迩来雨泽诚优矣,得共农民大慰兮。
历览恰从鳞甸外,小停取便凤城西。
略因清暇寻馀事,竹径松轩触绪题。
【注释】
丰泽园:指唐宣宗的别墅,在洛阳西苑。
油菜登场麦秀齐:油菜花和小麦花一齐开放。
弄田艺稻绿秧萋:在田间耕种水稻,绿色的稻苗郁郁葱葱。
迩来雨泽诚优矣:近来的雨水确实很好。
得共农民大慰兮:我能够和农民一同感到欣慰。
历览恰从鳞甸外,小停取便凤城西:在鳞甸(即龙门)的外围游览,顺便在凤城西停留一下。
略因清暇寻馀事,竹径松轩触绪题:借这个机会,我稍微放松了一下,到竹林里散步,登上松轩,触景生情,写下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任东都留守判官期间写的一首纪游诗。
首联写诗人游览龙门的所见所闻。“油菜登场”、“麦秀齐”两句,是说油菜花和小麦花一齐开放,田野一片绿油油的。这是对景物的具体描绘。“弄田艺稻绿秧萋”,则写出了农人耕作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色彩、动静、远近的变化,把一个丰收在望的春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颔联写诗人游览洛阳的感受。“迩来雨泽诚优矣”,是说近日来的春雨确实很好。“得共农民大慰兮”,则是说诗人能够和农民一同感到欣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切和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同情。
颈联写诗人在大中五年三月一日游览龙门时,顺道游览了洛阳城外的麟台和凤城。“历览恰从鳞甸外,小停取便凤城西”,意思是说,他一边游览,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在凤城西停下来休息一下,也是很方便的。
尾联写诗人在大中五年三月一日游览龙门时,顺道游览了洛阳城外的麟台和凤城。“略因清暇寻馀事,竹径松轩触绪题”,意思是说,他趁着空闲时间,到竹林里散步,登上松轩,触景生情,写下诗句。这里所说的“余事”,就是指他在游览过程中看到的一些美好景色。而“竹径松轩触绪题”一句,则表明了他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洛阳郊外的山水美景,表现了一个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