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团魄九分探,畅好韶年恰未酣。
周雅正宜咏行苇,宋诗那更数传柑。
共听阶下仪鸾翕,待看楼西火凤毵。
虽是欢言答节令,大都要义祝田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如本诗内容、表达的情感等;然后结合注释和关键词理解内容,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本诗首联写宴会的盛况,颔联写宴后的情景,颈联写宴会结束后的欢送,尾联点明宴会的意义。
【答案】
示例一:上元节前夜举行宗亲宴乐(“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十分团魄九分探,十分的团月有十分的探求之意,形容诗人对明月充满期待;畅好韶年恰未酣,畅快美好的时光还没有尽兴。周雅正宜咏行苇,周代正适宜咏《诗经·国风》中的《行苇》。宋诗那更数传柑,宋代更适宜咏《诗经·国风》中的《硕鼠》,而数传柑则指吃柑橘。共听阶下仪鸾翕(yī quán yā),共同听到台阶下的仪鸾声,鸾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仪鸾翕为鸾鸟展翅欲飞的样子,比喻宴乐将要结束。待看楼西火凤毵(sān),等待观看楼的西边火凤之舞(火凤指凤凰)。虽然欢言答节令,虽然是欢乐的话语回答节日的令旨。大都要义祝田蚕,大体上都应当有祭祀田神和蚕神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会的七言律诗。诗中写宴会的盛况,表现了作者的豪放不羁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