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不以方圆弗规,圆方合撰椭形为。
色如栗子尚琼拟,质则藤胎受墨宜。
曾是法华书义道,莫猜道德换羲之。
深堂无暑何须此,意寓披薰念在兹。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矩不以方圆弗规,圆方合撰椭形为。
- 注释:方形的规矩不能用来规范圆形,圆形与方形相融合,共同构成椭圆形状。
- 译文:方形的规矩不能用来规范圆形,圆形与方形相融合,共同构成椭圆形状。
- 色如栗子尚琼拟,质则藤胎受墨宜。
- 注释:扇面上的颜色像栗子般饱满,质地则如同藤条般柔韧适合书写。
- 译文:扇面上的颜色像栗子般饱满,质地则如同藤条般柔韧适合书写。
- 曾是法华书义道,莫猜道德换羲之。
- 注释:曾是用来书写《法华经》的纸张,不要误以为是替换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译文:曾是用来书写《法华经》的纸张,不要误以为是替换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深堂无暑何须此,意寓披薰念在兹。
- 注释:深堂中无需炎热,为何要用这样的扇子?它蕴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思考。
- 译文:深堂中无需炎热,为何要用这样的扇子?它蕴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思考。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扇子的形状、色泽和质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环境的关注。诗中的“矩不以方圆弗规,圆方合撰椭形为。”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方形的规矩不能用来规范圆形,圆形与方形相融合,共同构成椭圆形状。这里的“色如栗子尚琼拟,质则藤胎受墨宜。”进一步描绘了扇面的丰富色彩和柔软质地,展现了诗人对扇子的细致观察和品味。而最后两句“深堂无暑何须此,意寓披薰念在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环境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身处炎热的环境,也需要这样的扇子来保持清凉;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于学术研究环境的深深关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于学术研究环境的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