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妨雨那妨晴,丽日和风景正清。
重到宛然识熟路,回思未免动闲情。
田蚕丰俭彤宫计,老幼安怀翠跸迎。
小石湖分太湖水,漪澜不起镜光平。
注释:
- 江春妨雨:江边的春天被雨水打湿。妨,妨碍。
- 那妨晴:那也不能阻挡晴朗的天气。
- 丽日和景:美好的景色。丽,美丽。
- 重到宛然识熟路:再一次到访,竟然还能认出熟悉的道路。
- 回思未免动闲情:回忆过去,不免会引发内心的闲愁。
- 丰俭:丰足或不足。
- 彤宫计:宫廷中的策略或计谋,这里指宫廷的安排。
- 老幼安怀:让老人和小孩都感到安心。
- 翠跸迎:绿色的马车迎接,形容皇帝出行时的仪仗。
- 小石湖分太湖水:小石湖的水像太湖一样清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苏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春妨雨那妨晴”,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愿意欣赏。这种追求自然美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二句“丽日和风景正清”,诗人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认为即使是阴雨天气,也有其独特之处。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第三句“重到宛然识熟路”,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发现一切都如此熟悉,仿佛回到了过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四句“回思未免动闲情”,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不禁引发了内心的闲愁。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第五句“田蚕丰俭彤宫计”,诗人描述了宫廷中的策略和计谋,但在这里用来比喻社会的繁荣与富庶。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第六句“老幼安怀翠跸迎”,诗人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况,表现出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期盼。
最后一句“小石湖分太湖水”,诗人将小石湖的水与太湖的水相比,赞美了两者的相似之美。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