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喜识授经名,太傅犹称处事明。
河内后来传赵子,淮南先是受贲生。
诗殊东鲁意颇合,易是专韩义独精。
憩宇恰依林屋侧,睪然望古集遥情。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授经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高台喜识授经名,太傅犹称处事明。
河内后来传赵子,淮南先是受贲生。
诗殊东鲁意颇合,易是专韩义独精。
憩宇恰依林屋侧,睪然望古集遥情。
解析
- 高台喜识授经名,太傅犹称处事明。
- 注释:在高高的台上,我有幸认识了传授经书的人,他被誉为处事明敏。
- 赏析:这里的“授经”指传授知识或技能,而“太傅”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整句表达了作者在高台之上对学识渊博之人的敬佩之情。
- 河内后来传赵子,淮南先是受贲生。
- 注释:河内的后人传承了赵子的智慧,淮南地区的人则受到了贲生的影响。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提及“传经”和“受教”,暗示了知识的传承与影响,强调了知识的力量能够跨越地域界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 诗殊东鲁意颇合,易是专韩义独精。
- 注释:诗歌的风格与我所在的东鲁地区很相似,而且我对《易经》的研究特别深入。
- 赏析:这里提到了“东鲁”,即指中国东部的鲁国地区,可能是指作者的故乡或家乡所在地。同时,“诗殊”意味着诗歌的风格独特,与其他地方不同。而“易是专韩义独精”则表明作者对《易经》的研究非常深入,达到了专业水平。
- 憩宇恰依林屋侧,睪然望古集遥情。
- 注释:我在休息的地方正好靠近林屋山的侧面,我抬头远望古代的书籍,心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敬仰。
- 赏析:这句诗描写了作者在休息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仰望历史书籍时的感慨。这种情感传达了一种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历史书籍的尊重。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高台、传授经书、知识传承、诗歌风格、专业研究以及古书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古人文化的敬仰。通过这些元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历史深深的敬意,以及对古代文明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