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绮筵庆落成,蓼萧燕誉会公卿。
瑟丝琯竹欣仪具,玉蝀金鳌取暇行。
广殿春明最古迹,团城太液即仙瀛。
抚兹粥粥怀殷监,敢曰今方际治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其次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最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包括诗中的主要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等,同时要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以及创作背景,了解有关文化常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1.“承光殿得句”:承光殿建成时所作的诗句。承光殿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宫殿,是北宋东京城的重要建筑之一。承光殿建成以后,宋真宗十分高兴,于是在承光殿举行盛大的庆典,宴请群臣。“高阁绮筵庆落成”,写承光殿建成时,人们的喜悦和热闹场面。“高阁”指高大华丽的宫殿,“绮筵”指华美的酒席。“蓼萧”为草名,这里指代承光殿。“落成”即竣工、建成之意。这句写承光殿建成时,宫殿华丽,宴会丰盛,人们欢声雷动。“蓼萧燕誉会公卿”是承上启下,承接前一句承光殿建成的盛况而写,描绘了当时人们欢聚一堂的热烈场景。“燕誉”指宴饮赋诗。“燕誉会公卿”即指宴饮赋诗聚会。
2.“瑟丝琯竹欣仪具,玉蝀金鳌取暇行”:用瑟丝、琯竹来比喻美好的音乐,用玉蝀、金鳌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两句是写承光殿建成后,人们纷纷前来游览观赏,赞美承光殿的壮丽景色。“瑟丝琯竹欣仪具”即指优美的音乐、精美的器物等。“玉蝀金鳌取暇行”意思是说美好的音乐和器物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欣赏,人们闲暇无事时来到这里游玩。“玉蝀金鳌”指的是珍贵的玉石和金属制成的器具,“取暇行”即闲暇之时来这里游览。
3.“广殿春明最古迹,团城太液即仙瀛”:广殿春明最古迹即广殿春明最为古老。团城太液即团城和太液池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两个典故来形容承光殿的雄伟壮观,突出承光殿的气势宏大。“广殿春明最古迹”中的“广殿”即承光殿,“春明”指春季的阳光明媚,“最古迹”指最古老的遗迹,这里指承光殿的建筑风格最为古雅。“团城太液即仙瀛”中的“团城”和“太液”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承光殿周围风景如画,宛如仙境。
4.“抚兹粥粥怀殷监,敢曰今方际治平”:抚兹粥粥是指面对这样宏伟壮丽的景象,心情感慨万千。“殷监”即殷墟,商朝的都城遗址,这里指商朝的历史遗迹。这句是说面对这样宏伟壮丽的景象,我的心情感慨万分,想到商朝的历史遗迹,不禁感叹当今社会已经达到了太平盛世。
【答案】
这首诗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宫观——承光殿建成时所作。首句写承光殿建成时人们的热烈场面。二、三句写人们在承光殿游赏、赋诗的愉快情绪。四、五句写承光殿建筑宏伟,景色秀丽,人们在此游览如同进入仙境一般。六、七句以广殿、春明、团城、太液比承光殿建筑宏伟,又以仙人比承光殿四周风景如画,从而赞叹当今社会已经达到了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