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润平明清跸传,静宜一赏小阳天。
爱看积雪开千嶂,不到香山倏二年。
泻瀑迥垂冰作箸,峣峰都凿玉为莲。
雅予触目吟怀处,久别时晴况胜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宿润平明清跸传,静宜一赏小阳天。
爱看积雪开千嶂,不到香山倏二年。
泻瀑迥垂冰作箸,峣峰都凿玉为莲。
雅予触目吟怀处,久别时晴况胜前。

注释与赏析:

  1. 宿润平明清跸传,静宜一赏小阳天。
  • 「宿润平」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事件,而「清跸传」则可能是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行进。
  • 「静宜一赏小阳天」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平和日子的欣赏和珍惜。
  • 译文:在润平明的清早,皇帝的车队缓缓前行,我在这里欣赏着初秋的小阳天美景。
  • 赏析:此句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皇家出行的羡慕。通过描述皇帝出行的场景和自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1. 爱看积雪开千嶂,不到香山倏二年。
  • 「积雪开千嶂」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山峰被白雪覆盖,美得令人窒息。
  • 「不到香山倏二年」则是表达出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这里的「香山」可能是指今天的红叶山(位于北京西山),或者是另一个著名的景点。
  • 译文:我喜爱观赏那积雪覆盖的千峰万壑,却遗憾自己已经两年没有来过这里。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的深刻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的敬畏。
  1. 泻瀑迥垂冰作箸,峣峰都凿玉为莲。
  • 「泻瀑迥垂冰作箸」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的情景,仿佛是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长冰箸。
  • 「峣峰都凿玉为莲」则用玉石雕刻莲花的形象来形容山上的岩石,赋予了自然景物以艺术化的特征。
  • 译文:那如瀑布般直泻的溪流,水势磅礴如同长冰箸;峭壁之上,犹如雕琢出的玉石莲花,清新脱俗。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化的想象。
  1. 雅予触目吟怀处,久别时晴况胜前。
  • 「雅予触目吟怀处」表明诗人常来此地寻找灵感和抒发情感的地方。
  • 「久别时晴况胜前」则是在长时间的分离后,这次重逢的晴空万里更加让人感到喜悦。
  • 译文:每次来到这里,看到眼前的景象都会让我心旷神怡,长久的别离之后,现在天气晴朗,景色更加美好。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这片土地的特殊情感联系。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