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雨稀苦久晴,燮时每为望怦怦。
作霖忽讶霏通晚,问泽频教彻五更。
麦陇固难资布种,菜畦犹可藉敷荣。
于茅尚豫来年计,八政那能刻忘情。

【注释】

秋月:秋天的月亮。燮(xiè):调节,调顺。望怦怦:盼望着下雨。作霖:降雨。五更:半夜三更。布种:播种。敷荣:使繁盛。八政:指古代治国的八项要务。那能刻忘情:哪能忘记这些。

译文:

秋月下,雨水稀薄,久旱后终于下了雨,我常常盼望着它。突然,在傍晚时分,一场细雨降临了,我多次询问何时才能把这场春雨淋到田地里。麦田中播种很困难,但菜地却可以借以灌溉,使它茂盛生长。明年的收成还要考虑来年的事呢,哪能忘记这些呢?

赏析:

《夜雨》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反映农民疾苦和愿望的诗。全诗通过描写农民对雨的渴望,表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

“秋月雨稀苦久晴,燮时每为望怦怦”这两句是说,秋月之夜,雨水稀少而久旱,盼望着一场好雨。燮(xiè)时:即及时雨。望怦怦:盼望着下雨。

“作霖忽讶霏通晚,问泽频教彻五更”是说,忽然之间,一场春雨降临了。霏通晚:指春雨来得迟,晚了。问泽:询问泽中的水。彻五更:指半夜三更。

“麦陇固难资布种,菜畦犹可藉敷荣”是说,因为麦子长在地里,所以收割后很难再用来种植;但是蔬菜却可以在菜畦里种植,并且让它生长得茂盛。这两句是说,虽然农民希望有及时雨,但是农作物的收获已经没有了可能,他们只能依靠蔬菜来弥补损失。

“于茅尚豫来年计,八政那能刻忘情”是说,明年的事情还没有安排,八项政务还不能忘记。这两句是说,即使农民们盼望着雨,也不能忘记国家大事,要为国家着想。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农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