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瀛一合贵山朝,火树依前绛蜡烧。
可识仙庄原月宇,只疑盐泽接星桥。
霜林叶落还装叶,霞峤标藏重建标。
惠远行时讵寻乐,谩称预节赏元宵。
【注释】
九月十五日赐哈萨克使臣观灯火:指农历九月十五日,是哈萨克人过元宵节的时间。哈萨克人称这一天为“花子夜”。赐,赠送。哈萨克使臣,指唐与哈萨克族交往时派出的使者。
九瀛:泛指天下九州。
贵山朝:贵山,指贵山王庭(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吐鲁番地区)。朝,朝见、拜谢。
火树:用火把照明的花树。依前:依然。绛蜡:红蜡烛。
可识仙庄:可以认出那仙境般的庄园。原月宇:原来月光照耀下的庄园。只疑盐泽:似乎在盐碱沼泽之地。接星桥:仿佛架起了通往天上的桥梁。
霜林:被霜打过的树林。叶落还装叶:树叶落光了又长出新的叶子。
霞峤标:像云霞一般的山峰。藏重建标:隐藏起原有的标志。
惠远行时讵寻乐:惠远,即张惠远,唐朝名将,曾在西域任节度使。讵,难道。寻乐,寻找快乐。
谩称预节赏元宵:随便说这是为了庆祝节日而观赏灯火。预节,提前举行节日活动。赏元宵,欣赏元宵灯会。
【赏析】
《九月十五日赐哈萨克使臣观灯火》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习俗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和浓郁的生活风俗画。
第一句点明时间:“九瀛一合贵山朝”。九瀛,泛指天下九州;贵山,指贵山王庭(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吐鲁番地区)。朝,朝见、拜谢。这里既表达了对哈萨克王庭的尊崇,也表现了使者的谦恭。
第二句写观灯场景:“火树依前绛蜡烧”。火树,指火把照明的花树;绛蜡,红蜡烛。这两句写出了观灯场面的热烈和欢快。
接着第三、四句写观灯中的情趣和感受:“可识仙庄原月宇,只疑盐泽接星桥。”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把观灯比作是在仙境中,又好像在天上。“霜林叶落还装叶”,描写了观灯过程中的景象变化;“霞峤标藏重建标”,则通过“霞”与“标”两个词语巧妙地表现出观灯活动的热闹非凡。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惠远行时讵寻乐,谩称预节赏元宵。”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唐朝与哈萨克族交往密切,互赠礼物、互通有无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