罙入伊犁靖陆梁,鲸鲕惩逆武维扬。
已看颉利成生虏,又报洛那归职方。
致马本非如武帝,闭关未得学萧王。
更欣愿缚渠魁献,载戢干戈日月光。
哈萨克称臣内属遣使进贡诗以纪事
罙入伊犁靖陆梁,鲸鲕惩逆武维扬。
已看颉利成生虏,又报洛那归职方。
致马本非如武帝,闭关未得学萧王。
更欣愿缚渠魁献,载戢干戈日月光。
注释:
- 罙入伊犁靖陆梁:指清朝军队进入伊犁,平定了陆梁叛乱。
- 鲸鲕:比喻强大的敌人或势力。
- 惩逆:惩戒叛逆者。
- 武维扬:形容英勇善战,威风凛然。
- 颉利:指唐朝的安禄山,后被俘获。
- 洛那:指吐蕃,后来归顺于唐朝。
- 致马:指蒙古族。
- 萧王:指汉朝的刘邦,汉朝初年曾击败匈奴,被称为“汉高祖”。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哈萨克向唐朝称臣并进贡的情景。诗句中充满了对和平、友谊和忠诚的赞美。
诗人描绘了清朝军队进入伊犁,平定了陆梁叛乱的壮丽场面。这里的“罙入伊犁”,意味着清朝军队的强大力量和坚定决心。而“鲸鲕”则形容敌人的强大,但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所战胜。
诗人赞扬了唐朝的武威和威风。他用“武维扬”来形容唐朝的英勇善战,威风凛凛的形象。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是诗人对唐朝的一种敬意和赞美。
诗人转向描述哈萨克进贡的情景。他提到哈萨克原本是“致马”,即蒙古族。而他们后来却向唐朝称臣,并进贡。这既体现了哈萨克对唐朝的尊重和敬仰,也反映了唐朝的宽容和包容精神。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他希望哈萨克能够继续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和平与安宁。同时,他也期待哈萨克能够像汉朝的刘邦一样,能够战胜强敌,保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这种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哈萨克的深深期待和信任。
这首诗通过描绘哈萨克进贡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友谊和忠诚的赞美。它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