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诘旦御胪传,西苑更衣取静便。
雨后峰姿都渥若,风前竹韵特悠然。
窗临阛阓民藏富,治协柔刚志体乾。
同豫端知在时若,敢因怡肆益因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酬太和侍御豫章王端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注释。

第一句:“太和诘旦御胪传,西苑更衣取静便。”
译文:太和天刚亮时,朝廷的官员们就开始在御前排队接受皇上的召唤,去皇宫内处理国事。西苑(皇家园林)里,人们换上了整洁的衣服去休息、放松。
注释:太和,指唐朝的年号。诘旦,即早晨。御胪传,古代宫廷中的官员按顺序接受皇帝召唤的一种仪式。西苑,指的是唐玄宗所建的御苑。这里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政治生活画面,突出了朝廷官员们的勤政为民精神。

第二句:“雨后峰姿都渥若,风前竹韵特悠然。”
译文:雨后的山峰更加峻峭壮丽,竹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注释:渥若,意思是滋润,形容山雨过后山峰显得更加壮观。悠然,形容竹子随风摆动的姿态自然、悠闲。这句话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和谐,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窗临阛阓民藏富,治协柔刚志体乾。”
译文:窗户外是熙攘的市集,市民们过着富裕的生活。治理国家需要刚柔并济,要像乾卦那样坚定和稳健。
注释:阛阓,指热闹的集市。体乾,意指治理国家要像乾卦那样既刚健又稳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民生和治理国家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同豫端知在时若,敢因怡肆益因虔。”
译文:我深知自己处在一个繁荣的时代,因此我敢于尽情享受生活,也更加虔诚地对待工作。
注释:同豫,意味着共同享受快乐。端知,意为深知、明白。在时若,指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怡肆,即愉快、放纵。益因,增加努力的意思。虔,意为诚心、真诚。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皇帝召见大臣的场景、描绘雨后山峰的宁静、赞美自然风光和市集的繁华以及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虔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读来让人如临其境,能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