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南来日见添,绿含生意入舆幨。
平平铺毯烟低缕,滟滟擎珠露在尖。
堤外每教迟白舫,陌头还看映青帘。
当春细物均知乐,嗟我灾民未引恬。
【注释】
草色:春草的颜色。南来:指春天来临,草木开始生长。日见添:一天天增多。含生意:充满生命力。入舆帢:被覆盖在车上。烟低缕:烟雾缭绕的样子。滟滟擎珠:像珍珠一样闪烁着。露在尖: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堤外每教迟白舫:堤外总是比其他地方的船晚到。教:通“常”。迟:晚。陌头还看映青帘:在路旁看到那些装饰得很漂亮的小车。映:映衬。青帘:指青色的窗帘。当春细物均知乐:所有的春天的小物品都知道春天的快乐。嗟我灾民未引恬:感叹自己还是一个受灾的人,不能感到快乐。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寓江南之时,诗中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草色南来日见添,绿含生意入舆幨。”描述了春天到来,草地的颜色越来越浓,充满了生机。这一句以草色作为切入点,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期待。
颔联“平平铺毯烟低缕,滟滟擎珠露在尖。”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用“平铺毯子”来形容草地的颜色,用“烟低缕”来形容雾气缭绕的状态,形象生动。同时,将露水比作珍珠,既形容了露水的晶莹剔透,又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堤外每教迟白舫,陌头还看映青帘。”继续描写春天的景象,这里提到堤外总是比其他地方的船晚到,而在路上看到的青帘(即彩色的帘子)则映衬出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尾联“当春细物均知乐,嗟我灾民未引恬。”以“当春细物均知乐”作为结尾,强调所有春天的小物品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快乐,但作者作为一个受灾的人,却没有能够享受到这份快乐。这里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美景和生活快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季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