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吉行早驻銮,节朝赐食扈随官。
琅霜粔籹颁群座,星海鱼龙舞七槃。
元夕所欣逢跸路,一家何处不长安。
东风弗妒明蟾满,更待银花入夜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五十吉行早驻銮”句,“驻銮”,即皇帝车驾在路旁停驻的意思。“吉行”指皇帝出行。“早”“驻”是时间顺序词,写皇帝出发的时间,“早”是说出发很早,“驻”是说在路上停下来。这里用“早”字写出皇帝出行时神采飞扬、气宇轩昂的形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出行时,神采飞扬、气宇轩昂。

“节朝赐食扈随官”句,“节朝”指皇帝出行时的节日。“赐食”,即赐给食物。“扈随宫”,即随从皇上出行。“节朝”“赐食”“扈随宫”都是描写皇帝出行时的情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节日里皇帝出行时,赐给随从官员食物。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皇帝出行的时候,赐给官员们一些食物,并且随从皇帝出行。这两句是对前文的承接,说明皇帝出行的时候,赏赐随从官员们食物。这两句是第一段的第一句,为下文做铺垫。

“琅霜粔籹颁群座,星海鱼龙舞七槃”句,“琅霜”,指洁白如霜。“粔籹”,一种古代的点心,用米粉做成,表面涂有芝麻酱,蒸熟以后可以食用。“颁”,分赐。“座”同“坐”。意思是:洁白如霜的点心分给百官品尝。“星海鱼龙舞七槃”,星海鱼龙,形容帝王出游时,鱼形和龙形的仪仗队表演得非常壮观。“七槃”指的是仪仗队表演得有七种不同姿态。这两句的意思是:洁白如霜的点心分给百官品尝,鱼形和龙形的仪仗队表演得非常壮观。这两句是第二段的首句,为下文做铺垫,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盛大而隆重的场景。

“元夕所欣逢跸路”句,“元夕”,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所欣逢”,指所喜悦之事。“跸”,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子前面开路的仪仗队伍。这几句的意思是:正月十五夜里,我有幸遇到皇上在京城巡行的路线上。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在正月十五夜里,我有幸遇到皇上巡行京城的路线上。这两句是第二段的第二句,承接上一句,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盛大而隆重的场景。

“一家何处不长安”句,“家”指皇宫。“长安”,这里指京城。这几句的意思是:哪里不是皇宫呢,哪里不是京城呢?这两句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意思是:皇宫里到处都是皇宫啊,京城里到处都是京城啊。这两句是第三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主题。

“东风弗妒明蟾满”句,“东风”,春风,这里指皇风。“弗”,通“拂”。这几句的意思是:春风也嫉妒那明亮的月亮高挂在空中,更加盼望它能够升到天上去。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春风也嫉妒那明亮的月亮高挂在空中,更加盼望它能够升到天上去。这两句是第三段的第二句,承接上一句,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更待银花入夜看”句,“银花”,即银灯花或银烛花,泛指灯火。“更”,再。这几句的意思是:等那灿烂耀眼的灯火亮起后才能欣赏它。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等那灿烂耀眼的灯火亮起后才能欣赏它。这两句是第三段的第三句,承接上一句,描绘出一幅灯火通明,璀璨夺目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京城巡幸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颂扬之情。

【答案】

示例一:“上元节赐随营诸臣食”这句是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早”“驻”“赐食”“扈随宫”四句话,将皇帝出行时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译文:五十名士兵早早地出发,皇上的车驾停在路边停下了,皇帝赐给他们食物吃。

赏析:此诗首联开门见山,直陈其事,表现了皇上出行时赏赐随从官员的情景;颔联写景抒情,渲染气氛;颈联进一步描写当时情景,并把皇帝比作太阳,使气氛达到高潮;尾联收束全诗回到现实,以赞美结束。

示例二:“琅霜粔籹颁群座”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皇帝赐予随从官员的食物比作“琅霜”、“粔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皇帝对随从官员的恩惠。

译文:洁白如同霜雪一般香甜可口的点心,分发给各位大臣们食用。

赏析:此诗首联直接点题,交代出皇帝出行赏赐随从官员这件事;颔联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皇上对随从官员的恩惠;颈联写景抒情,烘托出皇帝出行时盛大的气氛。

示例三:“星海鱼龙舞七槃”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鱼龙比作“星海”,把仪仗表演比作“舞七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皇帝出行的威风凛凛。

译文:在夜空下鱼形和龙形的仪仗队表演得非常壮观。

赏析:此诗首联直抒胸臆,点明主题;颔联写景抒情,为下文做铺垫;颈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皇帝出行的威风凛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