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林亭为畅怀,忧来祗益鲜推排。
试看咫尺依然在,何事今朝始觉佳。
幻似芳韶发荑萼,润从莩甲达根荄。
蒙蒙远共溪烟合,喜与俱之讵有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背诵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通晓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要考虑诗中出现的特定意象,体会其所传达的情怀。“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写登高望远,抒怀遣兴。“玉簪螺髻”是古代女子发饰。此处指山之远,水之长,情之深。“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写登高望远,抒怀遣兴。“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登山所见之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开阔的视野。“玉簪螺髻”是古代女子发饰。此处指山之远,水之长,情之深。这四句中,“玉簪”、“螺髻”都是古代女子的发饰,这里借以形容群山。

【答案】

注释:林亭:山间别墅。畅怀:尽情享受。忧来:忧愁来临。推排:推脱。咫尺:非常近,形容距离很近。芳韶:青春美好时光。荑萼:初生的嫩芽或花蕾,比喻年轻美好的事物。莩甲:植物的外皮。根荄:草根。濛濛:云气笼罩貌。溪烟:指溪边的云雾。喜与俱:喜欢和它一起走。喜:高兴。

译文:登上林亭山间别墅,尽情地尽情享受。忧愁到来的时候,更加推脱烦恼。试看那眼前的山峦,依然如故。为何到了今天才觉得它们的美好?就像春天初长的嫩芽和花蕾,从枝头探出。滋润着草木的生机从土里向上生长。在朦胧的云雾中,溪流边的烟雾与它融合在一起,喜悦地随着它一同前进。

赏析:

《雪中万寿山》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四句写登高望远,抒怀遣兴。“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登山所见之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开阔的视野。“玉簪”“螺髻”是古代女子的发饰,这里借以形容群山。后四句描写山中景物,抒发自己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何事今朝始觉佳。”“佳”字点明诗人的感慨。诗人由眼前美景想到自己的遭遇,感叹人生易老,世事难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能乐观旷达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