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谒桥山大典昭,旋舆蠲吉祀寅朝。
提封于昔更无北,望秩而今溯有姚。
庙古百王虔盛享,神庥亿载佑全辽。
高低黍稻盈豳野,岁岁颙祈风雨调。
诗句释义:
- 祭北镇医巫闾山 - 描述向位于北方的医巫闾山(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附近)进行祭祀活动。医巫闾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与道教中的北方神祇有关。
- 敬谒桥山大典昭 - 指对桥山(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进行的祭祀典礼。桥山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帝王陵墓,被视为黄帝的陵寝。
- 提封于昔更无北 - 过去没有提到过北方的边界或地区。这里的“提封”可能是指地理范围或行政区域。
- 望秩而今溯有姚 - 现在追溯到唐朝时,已经有了明确的北部边界。这里的“望秩”可能是指巡视、视察,或者指的是观察并理解边界的秩序和情况。
- 庙古百王虔盛享 - 古老的庙宇见证了历代皇帝的虔诚祭祀。这里的“古庙”可能是指历史悠久的寺庙或神庙。
- 神庥亿载佑全辽 - 神灵保佑着整个辽东地区,意味着该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困难时期,但始终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和支持。
- 高低黍稻盈豳野 - 农田里高矮不一的黍(一种谷物)和稻谷丰收的景象,反映了农业的繁荣。这里的“豳野”可能是指某个地区的田野。
- 岁岁颙祈风雨调 - 每年都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意味着该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希望获得一个好的收成。
译文:
在医巫闾山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现在追溯到唐朝时,已经有了明确的北部边界。古老的庙宇见证了历代皇帝的虔诚祭祀,神灵保佑着整个辽东地区。农田里高矮不一的黍(一种谷物)和稻谷丰收的景象,每年都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医巫闾山和桥山的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对北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诗中提到的“桥山”和“医巫闾山”,都是古代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方,分别代表着黄帝和北岳的重要地位。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地点的描写,传达了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的渴望。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祈祷来获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