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裁短后合时趋,打叠巾箱备远途。
岂是从戎叹离别,也须着意称身躯。
鹈梁慢诮轻濡翼,韦褶偏宜淡染芜。
颇有邹枚尚宽博,果然实必与名俱。
【注释】
“衣裁短后合时趋”,意思是说,衣服裁剪得短一些,可以赶制,以适应出征的需要。
“打叠巾箱备远途”,意思是说,把包裹、包袱等收拾整齐,准备长途行军。
“岂是从戎叹离别”,意思是说,难道只是为了从军而感到离别之苦吗?
“也须着意称身躯”,意思是说,在从军的征途中,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鹈梁慢诮轻濡翼”,意思是说,鹈梁的低矮小桥,因为桥面很浅,所以飞禽走兽可以从容地滑过。
“韦褶偏宜淡染芜”,意思是说,韦(一种丝织品)褶的衣服,适合用淡色的染料染色,这样色彩比较柔和,不刺目。
“颇有邹枚尚宽博”,意思是说,邹(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两篇诗作,都表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所以作者认为他们有宽大的胸怀。
“果然实必与名俱”,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真实地对待自己,那么他的名声也会随之而来。
【赏析】
这首诗是蒋溥进为友人所作,其内容大意是:友人赴塞外征战,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友人出征前的准备。诗人注意到友人所穿的战袍很短,这是为了便于行军作战;同时,他还特意将行装打点得整整齐齐,以便在长途行军时使用。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朋友对战事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且也显示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理解。
颔联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难道”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关切;“也须”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解之意。
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鹈梁慢诮轻濡翼”一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鹈梁比喻成一座小桥,而飞禽走兽却可以轻松地从桥上穿过。这里的“慢诮”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鹈梁的狭窄之状。诗人通过对鹈梁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顺利出征的美好祝愿。“韦褶偏宜淡染芜”一句,诗人则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韦褶与其他衣物进行比较,突出了韦褶的淡雅之美。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服饰特点的了解。
尾联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诗人引用了《诗经》中邹和《小雅》两篇诗作的例子,表达了他对友人品格的赞赏。他认为,像这两位诗人一样的人,都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包容一切。最后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的期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这两位诗人一样,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结构严谨完整,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