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诚蕴十年馀,皓日金风行色舒。
山馆南看嶂犹近,吉林东指路还纡。
每怀侯度咨休助,常喜慈宁奉起居。
七萃率能知大义,宁因跋涉怨咨予。

【注释】

  1. 七月丑日:农历七月的初七。
  2. 避暑山庄:清朝皇帝行宫。
  3. 启跸:皇帝出行时车驾启程。
  4. 山馆:即山中的官署,这里指避暑山庄附近的官署。
  5. 嶂(zhàng):山峰。
  6. 吉林:地名,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一带。
  7. 咨:询问。
  8. 奉:侍奉。
  9. 七萃:古代一种军队编制,此处指皇帝的近卫军。
    【赏析】
    这首诗是清康熙帝第二次东巡时所作,描写了皇帝出巡的盛况。诗中表达了皇帝对臣子的关怀,以及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皇帝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第一句“上陵诚蕴十年馀”,意思是说皇帝登上陵墓已有十年多的时间了。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去的怀念。
    第二句“皓日金风行色舒”,描绘了皇帝在夏日阳光下出行的景象,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心情舒畅。这句诗表现了皇帝的悠闲和惬意。
    第三句“山馆南看嶂犹近,吉林东指路还纡”,描述了皇帝在山馆南边观看群山的景象,以及他向东指路的情景。这里的“嶂”指的是山峰,“吉林”则是地名,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一带。这句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示了皇帝的行程和方向。
    接下来两句分别描述了皇帝对大臣们的期望和祝福。“每怀侯度咨休助,常喜慈宁奉起居。”意思是皇帝常常思念大臣们的智慧和帮助,希望他们能为朝廷做出贡献。而皇帝也常常喜欢侍奉太后,保持健康。这两句体现了皇帝对大臣们的关心和爱护。
    最后一句“七萃率能知大义,宁因跋涉怨咨予”,意思是说皇帝的军队能够理解大义,不会因为长途跋涉而产生抱怨。这句诗强调了皇帝军队的素质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出巡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他的从容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怀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