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讵恃九重尊,丁祭亲承率骏奔。
山海从来钦出类,宫墙何有得其门。
乐音六奏非钟鼓,礼器千年复簋樽。
经席昨临今释奠,躬行未逮敢他论。
这首诗是关于释奠孔子的,也就是祭祀孔子的活动。下面是对每句的具体解读:
- 高居讵恃九重尊:孔子虽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但他本人并不居住在皇宫之中。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宫,而“讵恃”则表示不依赖或不依靠。
- 丁祭亲承率骏奔:在孔子的生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皇帝会亲自带领士兵前去祭祀。这里的“丁祭”指的是特定的日期,即孔子的生日。“亲承”意味着亲自承担或参与。“率骏奔”则描述了士兵们的迅速和壮观的行军场面。
- 山海从来钦出类:从古代到现代,无论是山川还是海洋,人们一直以他为榜样,尊敬他为出类拔萃的圣人。这里的“山海”泛指自然界的一切。
- 宫墙何有得其门:尽管孔子生活在皇宫里(孔子曾担任过鲁国宰相),但他并没有真正进入皇宫的大门。这里的“宫墙”指的是皇宫的围墙,而“得其门”则表示没有真正的机会或权利。
- 乐音六奏非钟鼓:在祭祀过程中,通常有六种乐器演奏音乐,但这里的“非钟鼓”意味着这些乐器并不是真正的钟鼓乐器。可能是指其他类型的乐器或声音。
- 礼器千年复簋樽:在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包括簋和樽等。这里提到了“千年”,暗示这些礼器经历了长时间的使用和维护。
- 经席昨临今释奠:昨天还进行过祭祀仪式,今天又开始了新一次的释奠活动。这里的“经席”指的是祭祀用的席位。
- 躬行未逮敢他论:虽然我亲自参与了祭祀活动,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这里的“躬行”意味着亲自行动,“未逮”表示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或效果,“敢他论”则是谦虚地表示不敢随意评论或评判。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释奠孔子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具体的祭祀场景和细节,传达了对孔子的敬爱和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作为现代人在继承传统方面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