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扉林坞小徘徊,几缕云闲碧宇开。
清兴不期因地迥,好山端合入秋来。
汲泉矶畔鱼知乐,试墨松边鹤喜陪。
最爱虚窗延野绿,西成近矣望悠哉。
【注释】
秋日香山:秋日,即秋日的景致;香山,指香山寺,今在北京市。岩扉林坞小徘徊:岩门和树林里的小亭子,秋天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几缕云闲碧宇开:几缕轻飘的云彩悠闲地展开在碧蓝的天空中。清兴不期因地迥:兴致突然来了,是因为地势高峻的缘故。好山端合入秋来:美好的山水本该是秋季的景象。汲泉矶畔鱼知乐:泉水边,鱼儿懂得欢乐。试墨松边鹤喜陪:用墨汁在松树上题诗,白鹤喜欢陪伴着欣赏。最爱虚窗延野绿:最喜欢敞开的窗户,让野草绿意延伸到屋外。西成近矣望悠哉:盼望西成(地名)早日到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时年作者43岁。诗人在长安西郊,登香山,观览名胜古迹,写下此诗。
首联“岩扉林坞小徘徊,几缕云闲碧宇开。”写自己登临高处,放眼四野,只见白云悠悠,青山郁郁,顿感心旷神怡。“岩扉”点出这是山中的一处景点;“林坞”则说明这是山中的一个幽静之所。“小徘徊”,写出了诗人漫步其间的神态和心情。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几缕云闲碧宇开”句中的“几缕”,“闲”字用得极妙,写出了云的悠然自得、舒卷自如。“碧”字则写出了天空的清澈湛蓝,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清凉的气息。
颔联“清兴不期因地迥,好山端合入秋来。”是说,诗人登上高处后,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种喜悦并不是事先就有的,而是由于登高远眺,视野开阔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好山端合入秋来”,意思是说,美丽的山峰本该是秋天的景象,现在正好赶上了秋天,因此格外显得迷人。
颈联“汲泉矶畔鱼知乐,试墨松边鹤喜陪”。诗人在这里写了两个景物,一个是“汲泉”,另一个是“松”。从这两个景物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在泉水旁嬉戏的鱼儿,在松树旁边飞翔的白鹤,它们都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
尾联“最爱虚窗延野绿,西成近矣望悠哉。”是说,我最喜欢的是推开窗户,让野草绿意延伸到屋外。“西成”,是地名,在今天的陕西省周至县附近。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清新,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香山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