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当日气粗豪,一世希传万世牢。
拟接碧天陵绝巘,遂穷沧海驾洪涛。
防胡讵是图其易,延寇那思作者劳。
可惜蒙恬秦宿将,椓人轻与赐欧刀。
长城
祖龙当日气粗豪,一世希传万世牢。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宏伟工程,不仅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象征。诗中“祖龙”指的是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北方边防,下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里,“气粗豪”形容秦始皇当时雄心壮志,决心要使长城坚固无比,能够抵御外敌的侵犯。而“一世希传万世牢”则表达了长城不仅是一时的军事防御工事,更是永恒的历史遗产,历经岁月依旧屹立不倒。
拟接碧天陵绝巘,遂穷沧海驾洪涛。
诗中提到的“拟接碧天陵绝巘”,意味着长城仿佛连接着蓝天白云之间最为峻峭的山峰,展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而“遂穷沧海驾洪涛”描绘了长城延伸至无边无际的大海之滨,如同驾驭着滚滚洪流一般,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感。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长城的自然景观,也赋予了长城以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防胡讵是图其易,延寇那思作者劳。
长城的修筑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诗中的“防胡讵是图其易”表达了修筑长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御外患,而非贪图一时的轻松。而“延寇那思作者劳”则是说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牺牲。这两句诗反映了长城背后的沉重意义,以及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可惜蒙恬秦宿将,椓人轻与赐欧刀。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了蒙恬,他是秦朝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奉命修筑长城。然而,“椓人轻与赐欧刀”暗示了蒙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轻视或陷害,最终悲惨地被赐死。这一句诗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悲剧色彩,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长城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们的命运多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的历史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劳工命运的同情。诗中通过描绘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历史意义,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长城的建设过程及其背后的辛酸,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脆弱性。整首诗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