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帷白玉台,每从疏隙见崔嵬。
蕙兰草是三湘佩,茉莉花原六月梅。
幽籁静中观水动,尘心息后觉凉来。
梨园小部翻嫌闹,此处惟应泉石陪。
【注释】
绿树成帷:绿树如同帷幔一样。
蕙兰草是三湘佩:指香山的蕙兰草就像三湘地区的玉佩。
幽籁静中观水动:在寂静的环境中观赏水波荡漾。
尘心息后觉凉来:心中的杂念消失了,感到凉爽。
梨园小部翻嫌闹:指梨园中的小部分人却嫌热闹。
泉石陪:与泉水和石头相伴。
【赏析】
夏日香山静宜园即事四首其二是诗人于夏日来到清幽宜人的香山静宜园即景抒情之作。
前二句写园中的树木、白玉台等景物。“绿树成帷白玉台”,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香山静宜园的景色。“每从疏隙见崔嵬”,意思是从树叶的缝隙中看到远处高耸的山峰,表现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三四句描写了园中的植物和花香。“蕙兰草是三湘佩”,“茉莉花原六月梅”则是指园中的植物种类和花香。其中,“三湘佩”指的是湖南地区的一种饰品,而“茉莉花原六月梅”则是指梅花在六月盛开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园中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六句描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观赏水流和感受到凉爽的情况。“幽籁静中观水动”和“尘心息后觉凉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他喜欢在静谧的环境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清凉的气息。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梨园小部的评价。他不喜欢那些过于喧闹的人,认为他们只会给环境带来麻烦和困扰。而他却喜欢与周围的泉水和石头为伴,享受那份宁静和舒适。这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香山静宜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园中植物、花香以及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