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
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
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这是一首五律,首联是第一联,点出了时间“向慕山阴镜里行”,地点在兰亭“风华自昔称佳地”,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颔联是第二联,作者以“觞咏于今纪盛名”表达了自己在兰亭的游兴之高以及与朋友畅饮的乐趣;颈联是第三联,尾联是第四联,通过“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两句,作者表达了对兰亭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记载。“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一句中,“竹”指的是竹林,“花”指的是梅花。

【答案】

(1)诗句: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

译文:仰慕山阴的美景在镜中欣赏,游览清幽胜景心情舒畅惬意。

赏析:首联写自己仰慕山阴之美,在镜中赏玩,并抒发了游览兰亭的兴致。

(2)诗句: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译文:自古以来,这里就被誉为好地方,今天仍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饮酒赋诗,纪念这个盛名。

赏析:这联写出了兰亭的美名远播,历代文人墨客都来此作诗作画。

(3)诗句: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

译文:春天来临,竹叶上的春烟显得更加清淡,梅花盛开,但还稍显凋零。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春天里,竹子和梅花的景象,表现出兰亭的美丽景色。

(4)诗句: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译文:站在池边,留下了像龙一样腾飞的姿势;关于兰亭的故事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评判都不过分。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前人留下的历史遗迹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历史上许多说法的不置可否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