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黄河经两度,省方中土记初来。
风平稳过柳园渡,云表回瞻繁氏台。
学海波涛不舍耳,拍天气象实雄哉。
长堤舄奕金墉固,疏导常怀大禹才。

注释:

  1. 渡黄河:渡河过黄河。
  2. 一带:这里指的是黄河。
  3. 省方中土:指治理国家的地方。
  4. 风平稳过柳园渡:指乘坐船只经过柳园渡时,风很平稳。
  5. 云表回瞻繁氏台:指在高处回望繁氏台,云雾缭绕。
  6. 学海波涛不舍耳:形容学问深如大海,难以自拔。
  7. 拍天气象实雄哉:形容气势磅礴,令人敬畏。
  8. 长堤舄奕金墉固:意思是长堤坚固如玉,金城牢固。
  9. 疏导常怀大禹才:意思是总是怀念大禹治水时的才能,表示对大禹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渡河景象的诗。诗人以渡黄河为题,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一带黄河经两度”,直接点明了黄河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作者对黄河的熟悉和喜爱。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经多个省份,因此被称为“带”。这里的“两度”可能是指黄河的流域面积广大,横跨多个省份。

次句“省方中土记初来”,描述了作者来到治理国家的地方后的第一印象。这里的“省方”是指治理国家的地方,即中央政府所在地。“初来”则表示这是诗人第一次来到这里。这里的地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但在这里并未给出具体信息。

第三句“风平稳过柳园渡,云表回瞻繁氏台”,描绘了诗人渡河时的景色。风平浪静,船儿平稳地渡过河流;远处的柳树随风摇曳,如同仙境一般。这里的“柳园渡”和“繁氏台”都是地名,但具体位置未详。

第四句“学海波涛不舍耳,拍天气象实雄哉”,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敬畏。这里的“学海”比喻为无边的海洋,象征着知识的海洋。而“波涛”则形容知识的海洋波澜壮阔,让人无法自拔。最后一句“拍天气象实雄哉”,形容黄河的气势磅礴,令人敬畏。这里的“拍天”意味着黄河的水势如同拍打天空一样,气势磅礴。

最后两句“长堤舄奕金墉固,疏导常怀大禹才”,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的“长堤”指的是黄河上的堤坝,用“舄奕”形容其坚固如玉。金墉则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用“固”来形容其稳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黄河堤坝坚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才能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黄河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治理国家的热情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