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舆肃肃驻河濆,归殡佳城别塞云。
即此始终怀大义,果然卓荦轶前闻。
中年自是伤哀乐,此日何堪哭戚勋。
见说漠陲将发引,犹教血泪洒三军。
【注释】
灵舆:灵车。肃肃:形容柩车行驶时尘土飞扬的样子。河濆:指黄河岸边。归殡:安葬之意。塞云:即塞外云,指塞外的天空。始终:指一生。大义:高尚的节操。卓荦:卓越超群。轶前闻:超出前人。中年自是伤哀乐:到了中年,总是因忧伤悲哀而痛苦。此日何堪哭戚勋:此时哪能不悲伤哀悼功臣呢?见说:听说。漠陲:边远地区。将发引:将要出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河为超勇襄亲王策楞举行丧仪时所创作的挽诗。诗中既有对死者的追念,又有对其功业的赞美,同时还有对生死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英雄人物功高震主,遭忌杀身的哀叹。
“灵舆肃肃驻河濆,归殡佳城别塞云。”这是第一联,写诗人为超勇襄亲王策楞举行丧仪时的情景。
“即此始终怀大义,果然卓荦轶前闻。”这是第二联,意思是:就从这一生来看,始终心怀大义;果然有卓越的才能,超越前人。这两句是赞扬超勇襄亲王策楞的一生。
“中年自是伤哀乐,此日何堪哭戚勋。”这是第三联,诗人由悼念超勇襄亲王策楞而想到自己年近中年,常常因忧伤悲哀而痛苦。此时怎能不悲伤哀悼功臣呢?
“见说漠陲将发引,犹教血泪洒三军。”这是第四联,意思是:听说在边远之地将要举行发引,还让血泪洒满全军将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勇襄亲王策楞的崇敬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