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名远碧恰相宜,几席之间万顷披。
河伯涛声争击鼓,轩皇圣躅俨垂碑。
智仁并乐兼山水,高下齐观忘险夷。
即渐风光临上巳,浴沂点也岂游嬉。

这首诗的作者为张九龄,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题远碧斋
斋名远碧恰相宜,几席之间万顷披。
河伯涛声争击鼓,轩皇圣躅俨垂碑。
智仁并乐兼山水,高下齐观忘险夷。
即渐风光临上巳,浴沂点也岂游嬉。

注释解析:

  1. 斋名远碧恰相宜:远碧斋的名字与环境非常匹配,意味着这个环境能与斋室的名称相匹配。
  2. 几席之间万顷披:在几席的周围可以覆盖广阔的田野和水面。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开阔的视野,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自然之中。
  3. 河伯涛声争击鼓:大河的波涛声好像在争夺击鼓的节奏。这里的“河伯”指的是黄河,而“涛声争击鼓”则形容黄河的波涛汹涌,如同激烈的鼓声。
  4. 轩皇圣躅俨垂碑:轩辕黄帝(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位英雄)的足迹仿佛竖立在石碑上。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皇帝的功德和英明。
  5. 智仁并乐兼山水:智慧、仁慈与乐趣共存于山水之中,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6. 高下齐观忘险夷:从高处俯瞰,所有的高低都被平等的看待,忘记了危险的高低。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7. 即渐风光临上巳:很快就能看到春天的美丽风光,庆祝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到河边洗澡,以祈求健康和长寿。
  8. 浴沂点也岂游嬉:在浴沂这个地方进行沐浴,这难道只是嬉戏吗?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这个地方的神圣和庄重,不应该被当作游乐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远碧斋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哲理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