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一岁度如旬,百五春秋岂易臻。
重见期颐迎跸路,几书亥字与时人。
自云老矣今扶杖,我道仙乎为驻轮。
矍铄精神教孙子,力田孝弟作良民。
丙寅年秋天我西巡,唐县有个老民叫刘永寿,他今年有100岁,曾赐给他金和食物。如今他的年龄已满105岁,精神矍铄,仍然像当年一样扶着杖来迎接。我既欣喜人瑞,就写了这首诗。
高年一岁度如旬,百五春秋岂易臻。
重见期颐迎跸路,几书亥字与时人。
自云老矣今扶杖,我道仙乎为驻轮。
矍铄精神教孙子,力田孝弟作良民。
【注释】:
①丙寅秋:指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秋。
②唐县老民:指在唐县的百姓。唐县位于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③百有一岁:有一百岁。百有,即百之有半,表示十分之一。
④赐之金与食:皇帝赏赐给他金和食物。
⑤长句:即长诗,指篇幅较长的诗歌。
⑥扶杖:手扶拐杖,形容老人行动不便。
⑦既欣人瑞:已经感到吉祥如意。
⑧辄以命篇:于是写成一首诗。辄,就的意思。
⑨自云:自称。
⑩老矣:指年纪大了。
⑪仙乎:像仙人一样。
⑫矍铄:精神饱满旺盛的样子。
⑬扶杖来迎:手扶拐杖赶来。来,到。
⑭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颐,面颊骨,此处泛指老年人。
⑮亥字:指“亥”字形,这里用作吉祥的字眼。
⑯时人:当时的人们。
⑰自云老矣:自称年纪大了。
⑱老矣今扶杖:今天自己手扶拐杖。
⑲我道仙乎:我说他像一个仙人。
⑳驻轮:停止运行或运转。
㉑矍铄精神: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的样子。
㉒教孙子:教导孙子辈。
㉓力田孝弟:努力耕作,尊敬孝顺父母兄弟。力田,努力从事农耕。孝弟,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赏析】:
《百岁颂》是一首咏赞百岁老人的诗。全诗四十六句,前六句点明时间及对象;中间部分赞扬老人长寿并祝愿其健康、幸福;最后几句写老人的精神风貌及其影响。此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感情真挚深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老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