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湖山底最宜,最宜应是雪馀时。
筠梢素积龙文织,檐际冰明玉箸垂。
岁景峥嵘云暮矣,壶天潇洒一过之。
贞元消息真无息,即渐晴窗旭影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借问湖山底最宜,最宜应是雪馀时。”
  • 注释:“请问湖山之间哪一种景色最为适宜?”
    “最适宜的应该是下过雪之后的景象。”
  • 这句诗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出了下文的描绘主题,即湖山在雪后的美景。这种设问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1. “筠梢素积龙文织,檐际冰明玉箸垂。”
  • 注释:“竹子的顶端挂着洁白如雪的雪花,就像是大自然织出的龙纹。”
    “屋檐上冰挂如玉箸一般垂下,晶莹剔透。”
  • 这两句详细描绘了湖山雪后的景象:竹梢上的积雪如同编织的龙纹,而屋檐上的冰挂则像玉箸般垂落,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岁景峥嵘云暮矣,壶天潇洒一过之。”
  • 注释:“岁月匆匆如云暮,但此刻却能在这潇洒的湖山中度过。”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使用了“壶天”这一意象,意味着诗人将自己比作在仙境中的游子,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1. “贞元消息真无息,即渐晴窗旭影迟。”
  • 注释:“贞元年间的消息真是悄无声息地流传开来,而今日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阳光逐渐照耀进我的窗户,投射出美丽的影子。”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天气转暖的喜悦。这里的“贞元消息”可能指某种重要的消息或事件,而“即渐晴窗旭影迟”则描绘了阳光透过窗户的情景。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湖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传达了其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