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霏霏入夜连,如丝如雪复如烟。
农家水碓舂粳稻,园客□篱护菜田。
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
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
诗句解读如下:
淅淅霏霏入夜连,如丝如雪复如烟。
农家水碓舂粳稻,园客篱护菜田。
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
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
- 淅淅霏霏:描述夜晚的雨声,如同细雨连绵不绝,声音轻柔而细腻。
- 入夜连: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与夜晚融为一体,无法分辨。
- 如丝如雪:进一步细化了雨滴的样子,它们细小而密集,像丝绸一样柔滑,又如雪花般纯净。
- 复如烟:形容雨后空气湿润,使得周围的景色变得朦胧不清,如同烟雾一般。
- 农家水碓舂粳稻:描述了农民在雨中劳作的场景,他们正在使用水碓舂米,准备第二天食用。
- 园客篱护菜田:描绘了园中的客人和篱笆守护的菜地,他们在雨中也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 几阵秋声来枕畔:雨声成了夜晚的伴侣,伴随着人的睡眠。
- 一番寒意到窗前:雨后的寒冷让人感到不适,窗户成为人们抵御寒风的第一道防线。
- 淮南陡忆灾馀处:诗人突然想起了过去的灾难,那种突如其来的悲伤涌上心头。
- 急雨凄风倍可怜:诗人感受到了雨的急切和风的凄凉,这种天气更加增添了他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感慨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雨夜的景象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淅淅霏霏”和“如丝如雪”等词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雨的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此外,“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这句不仅描绘了雨夜的声音,还体现了人们对雨夜的依赖与恐惧。最后,“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不幸的记忆和对当前恶劣天气的同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