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鸳羃䍥晓烟笼,仲月春光渐袅融。
柳散曲尘临曲岸,梅携雪色试条风。
宫中漏永香含篆,池北冰酥日借烘。
嗟我良农真少暇,逝将举趾事南东。
二月朔日作
瓦鸳羃䍥晓烟笼,仲月春光渐袅融。
柳散曲尘临曲岸,梅携雪色试条风。
宫中漏永香含篆,池北冰酥日借烘。
译文:
瓦鸳鸯在晨雾缭绕中朦胧,仲月的春光渐渐渗透。
柳树随风飘散着细碎的柳絮,梅花带着雪花的清香摇曳生姿。
宫中的漏壶滴答声悠长,香气弥漫如篆文般缠绕。
池塘的北面冰块融化了,阳光温暖地照耀着。
注释:
瓦鸳羃䍥:瓦鸳鸯,即瓦当上的鸳鸯图案,是古代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仲月:农历二月。
柳散曲尘:柳树枝条轻轻飘落,如同曲中的尘埃。
梅携雪色试条风:梅花开放,带着雪花的清冷,仿佛在试探春风的力量。
宫中漏永香含篆:皇宫里的钟漏声悠长,香气如同篆文一样缠绕。
池北冰酥日借烘:池塘的北面冰块融化,阳光温暖地照耀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二月的景色和农事。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美丽。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柳散曲尘”、“梅携雪色”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事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