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山驾海带秦辽,拓抱中原迥近霄。
此日无烦夸地险,当年见说控天骄。
金瓯讵恃一丸固,玉烛恒惭六幕调。
来往巡农兼阅武,万年家法仰神尧。

出古北口

山居驾海船带秦辽,拓展胸怀远望中原。

此时无需夸耀地势险峻,当年听说控制天骄。

金瓯岂靠一丸固,玉烛常感六幕调。

往来巡农兼阅武,万年家法仰神尧。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通过描写古代的航海和边疆战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定的祝愿。

首句“山居驾海船带秦辽,拓展胸怀远望中原。”描绘了诗人在山居时驾驶着海船,带着秦、辽两州,拓展自己的胸怀,远望中原的景象。这里的“山居”和“海船带秦辽”分别指的是诗人隐居的环境和海船的航行路线。

第二句“此日无烦夸地险,当年见说控天骄。”则转向了对历史的描述。诗人感叹如今无需再去夸耀地理上的危险,因为当年已经有人能够控制天骄。这里的“地险”和“天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地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钦佩。

第三句“金瓯讵恃一丸固,玉烛恒惭六幕调。”则是对国家的担忧。诗人认为,金瓯(即国土)并不只是依靠一个丸子就能稳固,而玉烛(即国运)也常感到不足,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这里的“金瓯”和“玉烛”都是比喻,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尾句“来往巡农兼阅武,万年家法仰神尧。”则是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他希望皇帝能够像神尧一样巡视农业和军事,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这里的“神尧”是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航海和边疆战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定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