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漏丁丁乙夜时,几馀随地读书宜。
孔颜乐处谁寻得,羲皇上人我不为。
两字中庸常抱愧,千秋兴废每遐思。
蛟炉篆袅忘怀永,不觉花棂魄影移。
【注释】
行漏:指时间。
丁丁乙乙:形容声音细小。
随地读书:随时随地读书。
孔颜乐处:孔子和颜回的欢乐,是说他们的快乐在道德修养上。
羲皇上人:传说上古时期的人。
两字中庸:即中庸之道。
千秋兴废:千秋万代的兴亡。
蛟炉篆袅:指炼丹烧香的情景。
不觉花棂魄影移:不知不觉中花的影子已经移动了。
【赏析】
此诗以炼丹、读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行漏丁丁乙夜时”,描绘了一个夜晚时分,作者在烛光下阅读的场景,形象生动。次句“几馀随地读书宜”,则表示无论何时何地,读书都是最合适的事情。三句“孔颜乐处谁寻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中孔子和颜回快乐的追寻,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四句“羲皇上人我不为”则表现出作者对于上古时期人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成为那种高远的人。五句“两字中庸常抱愧”,表示自己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同时也感到有些羞愧,因为自己并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六句“千秋兴废每遐思”,则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望。最后一句“蛟炉篆袅忘怀永”,则描绘了一个炼丹烧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