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韔骍弓越劲秋,平冈草浅骋骅骝。
雁行狗监牵丝鞚,马上鹰师臂绣韝。
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
批麻丙夜斟民事,讵为从禽暂解忧。

【注释】

杂纪:指《汉书·刑法志》。秋蒐:秋天打猎,即“秋狝”。韔(biāo):笼。骍(xīn):赤色。骏马。劲秋:健壮的秋天。狗监:汉代官名,负责掌管犬鹰等猎犬。辔(pèi):马嚼子。鹰师:古代官名,掌养鹰。臂绣韝(duō):指鹰臂上系有雕饰的鹰爪或鹰爪装饰。戾:通“砺”,磨石。批麻:指处理公文、诉讼。丙夜:指晚上,古人以地支为序排列时间,丙是第3个地支,所以称丙夜为晚上。斟民事:斟酌处理政事。从禽:顺从猎物的意思。暂解忧:暂时减轻忧愁。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任右拾遗,时与宰相李林甫不和。诗中写狩猎之事,表现了诗人对朝政腐败的不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前四联写狩猎之乐;后二联写处理政务,抒写自己报国无门之怨。

首联:“虎韔骍弓越劲秋,平冈草浅骋骅骝。”虎韔(biāo):用虎皮做的箭袋。骍(xiāng):赤色的马。韔:箭筒。骢(chéng):青白色的马。越劲:形容马非常健壮而有力。秋狝(xiǎn):秋季田猎,古制天子诸侯每年秋季举行田猎以示教习农事之意。平冈草浅:指平缓低矮的地方长满了草地,草木稀疏。骋:奔驰,驱赶。骅骝(húlíu):良马名,即骅骝。

颔联:“雁行狗监牵丝鞚(kòng),马上鹰师臂绣韝。”雁行:像雁那样一字儿排开的队伍。狗监:管领猎犬的人。羁绊(jībèi):用绳子拴住马匹。辔(pèi):马缰绳。韝(duō):鹰爪或鹰爪状物,套在马颈上的装饰品。

颈联:“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suǒ)。批麻丙夜斟民事,讵(jù)为从禽暂解忧。”漾(yàng):摇动的样子。代戾:磨石。玉雕:用玉石刻成的器物。雕:雕刻。忤(wǔ):同“牾”,抵触,冲突。批麻:指公文、诉讼等文书。酌:斟饮,斟酌。丙夜:指夜晚。

尾联:“讵(jù)为从禽暂解忧?”(《史记·陈丞相世家》)。

【译文】

老虎皮箭袋装着红色的弓箭,越到深秋越是强劲有力。平坦的山冈上草丛稀少,我驰骋着良马飞奔而去。

雁群排成一行,牵着缰绳的猎犬官们紧随其后,驯顺地听从命令。马缰上挂着鹰爪形的装饰物,那是鹰师的杰作。

风吹过树林,铃声叮当作响像是磨石摩擦的声音,白雪覆盖的山峰如同玉石雕琢一般。深夜里我斟酒品尝着公务事务,岂能因为顺从野兽而暂且忘却忧患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右拾遗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及个人仕途不顺的苦闷心情。

首联“虎韔骍弓越劲秋,平冈草浅骋骅骝。”描写了一幅秋天田野狩猎的图画,其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然而,在这宁静的景色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颔联“雁行狗监牵丝鞚(kòng),马上鹰师臂绣韝。”则描绘了一幅官员们骑着骏马追赶猎犬的画面,这些官员们手持弓箭,意气风发地追逐着猎物。然而,在他们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哀。这两句诗通过对猎犬、猎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厌恶。

颈联“风漾铃声金替戾,雪开峰面玉雕锼(suǒ)。”则进一步展现了猎场上的激烈气氛。猎犬们奔跑着,发出阵阵清脆的叫声;猎人们挥舞着利剑,勇猛地向猎物发起攻击。而那雪后的山峰,则宛如一幅精美的玉雕画卷,让人赞叹不已。然而,在这美丽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悲哀和无奈。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猎场上的激烈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深深失望和悲愤。

尾联“批麻丙夜斟民事,讵(jù)为从禽暂解忧?”则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感慨。他深夜里斟酒品尝着公务事务,但这一切只是为了暂时摆脱困境而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狩猎时的轻松愉快和处理公务时的疲惫不堪,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狩猎场面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