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冶风光斗绮寮,安排木笔咏和韶。
描来春色三分易,扫出青山一带遥。
鼻观静时檀馥郁,眼花迷处玉锼雕。
漫言闰月迟芳候,识得清明肯让饶。

木笔

艳冶风光斗绮寮,安排木笔咏和韶。

描来春色三分易,扫出青山一带遥。

鼻观静时檀馥郁,眼花迷处玉锼雕。

漫言闰月迟芳候,识得清明肯让饶。

赏析:

1. 诗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 色彩描绘:诗中对春天的景象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艳冶风光”形容景色艳丽多彩,与”绮寮”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华丽且充满活力的画面。
  • 自然景观:通过使用”安排木笔”这样的词汇,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咏和韶”则暗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之余,也在寻求心灵上的和谐与平衡。
  • 感官体验:诗人不仅描写视觉上的色彩和距离,还涉及嗅觉(檀馥郁)、听觉(眼花迷处玉锼雕)等多重感官体验,使得整首诗歌生动而具有深度。

2. 诗的节奏与韵律

  • 节奏感:”描来春色三分易,扫出青山一带遥”这两句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动感,使得诗歌读起来既有停顿又有流动。
  • 押韵与节奏:”肯让饶”的结尾以”饶”结尾,形成了押韵,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使得整体节奏更加和谐流畅。

3. 诗的深层含义

  • 时间感知:”闰月迟芳候”可能指的是在特定季节里某些植物开花较晚的情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季节性变化的细致观察与理解。
  • 审美态度: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 文化意蕴:此诗可能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创作,如文人墨客之间交流思想、感悟自然的社交场合,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视觉和感官描述,传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巧妙运用,诗歌显得更加悦耳动听。同时,诗中蕴含的时间观和审美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及其深层次的文化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