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字心劳我尔同,西成欣阅异车攻。
应筹教化缘加富,莫弛忧勤恃屡丰。
路不拾遗非郅治,野多滞穗始淳风。
清时讵贵催科巧,休养还期尽乃衷。
【注释】
𨽻:车。
抚字:抚育教育。心劳我尔同:你我共同辛勤地培育他们。
西成:指秋天庄稼收成。应筹:应该计划。教化:教化百姓。缘:因为。加:增加。
靡(mǐ)弛(chí):懈怠。恃:依赖。屡丰:屡次丰收。
路不拾遗:路上没有遗失的财物。郅(zhǐ)治:太平盛世。
滞穗:稻谷尚未成熟的部分。淳风:良好的风俗。
清时:好的时节,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讵(jù)贵:难道值得。催科:催征赋税。巧:巧诈。
休养:休养生息。还期:归期,回归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许衡所作的《秋日有感》。许衡是元朝的一位大学问家,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爱。他在任河南县令期间,勤政爱民,深得民心。在任期满后,他回到京城临安,受到皇帝的召见和接见。当时朝廷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为了筹措军饷,皇帝决定向百姓征收赋税,以解燃眉之急。许衡对此十分不满,他写下了这首《秋日有感》诗,表达了他对朝廷重税的反对意见,并抒发了自己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首句“今年直𨽻秋收倍常凭舆有喜因示接驾众官”,意思是说今年秋天的粮食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可以靠马车运载了。这里的“𨽻”字,是指一种古代车辆,用来运载物资。“凭舆”是指依靠马车。“有喜”是指有好消息,表示丰收的喜悦。“因示”是指因此给众官展示。这句诗通过描述丰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扬和感激之情。
第二句“抚字心劳我尔同,西成欣阅异车攻”,意思是说我和你共同努力抚育教育这些孩子,看到他们取得了丰收的喜悦和成就。这里的“抚字”是指抚养教育孩子的意思。“心劳”是指心中担忧和劳累。“我尔同”是指你我共同付出。“异车攻”是指不同的车辆和工具来耕种土地。这句诗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扬和对他们取得成就的欣慰之情。
第三句“应筹教化缘加富,莫弛忧勤恃屡丰”,意思是我们应该计划如何教化百姓使他们更加富有,而不是懈怠和依赖已有的丰收。这里的“应筹”是指应对和计划的意思。“教化”是指教化百姓的意思。“缘加富”是指依靠和增加财富。“莫弛忧勤”是指不要放松警惕和勤奋工作。“恃屡丰”是指依赖于屡次丰收。这句诗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应该关注民生问题,鼓励人们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句“路不拾遗非郅治,野多滞穗始淳风”,意思是道路上没有人捡走丢失的物品,这是太平盛世的表现;而田间地里有许多未成熟的稻谷,这才能体现出淳朴的民风。这里的“郅治”是指太平盛世,“非”是指不是。这句话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的期待和对于民风淳朴的赞美。
第五句“清时讵贵催科巧,休养还期尽乃衷”,意思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我们不应该看重那些巧取豪夺的手段,而是应该注重休养生息和发展自己的实力。这里的“讵(jù)贵”是指不值得珍贵的意思。“催科”是指逼迫农民交纳赋税。“休养还期”是指休养生息,等待时机的到来。“尽乃衷”是指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时代的看法和个人的政治主张。
整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和表达对于治理国家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时代的追求和个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