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氛霭蔽林庐,谁道天衣祗五铢。
壶里山河银匼匝,诗中池馆玉模糊。
宜晴最是三庚尾,望岁欣当七月图。
伫看秋阳辉碧宇,验农底用问农夫。
注释
- 雾:这里指云雾。
- 漫漫氛霭蔽林庐:形容云雾弥漫,遮盖了树林中的小屋。
- 谁道天衣祗五铢:谁说天衣只是用五铢钱缝制呢?这里的“天衣”比喻仙境或超凡脱俗的事物。
- 壶里山河银匼匝(yíng zā):形容如同在壶中看到的景象,山河被银光环绕,显得十分美丽。
- 诗中池馆玉模糊:诗中描绘的池馆如玉一般模糊不清。
- 三庚尾:农历七月三十日。
- 望岁欣当七月图:期待秋天的到来,就像盼望着画中的场景一样。
- 伫看秋阳辉碧宇:静静地等待秋阳照耀大地,照亮蓝天。
- 验农底用问农夫:实际上检验农作物是否丰收并不需要询问农夫。
译文
雾气蒙蒙笼罩住了森林间的小屋,谁能说天衣只有用五铢钱缝制呢?
仿佛置身于壶中看到的是山河被银光环绕的美丽画面,诗中所描绘的池塘和园林也模糊不清。
最适宜晴朗天气的是农历七月三十日,期待秋天的到来就像期盼画卷上的风景一样。
静静地欣赏秋阳照耀大地的美景,实际检验农作物的生长并不需要询问农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雾”字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为下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接着,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如诗如画,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意境上的深远。最后一句”验农底用问农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以及对于农民劳动成果的认可。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