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馀赢得片时闲,镜彻波光黛染山。
风挟秋来偏拂袖,花因暑退亦开颜。
龙蟠户牖松千尺,琴响阶除水一湾。
肯逐物华临别院,徘徊独立忆民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词原文及艺术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初秋偶闲”一句,是说秋天来了,诗人也闲下来了。“几馀赢得片时闲”中的“几馀”、“赢得”都是虚词,用来点明时间,说明闲来无事,可以写诗了。
第二句中,“镜彻波光黛染山”一句的意思是:照见自己倒映在水中的身影,如同山间被浓墨涂抹过一样。“镜彻波光黛染山”这一句是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相与入西秦。云销雨霁月华白,影落玉钩浮水清”的句子,以景写人。诗人借镜子反映自己的影子,比喻自己像山一样高大,而自己的容颜却因年岁而衰老了。
第三句中,“风挟秋来偏拂袖”意思是说:秋风带着凉意吹过来,我故意把它吹拂到我的衣襟上。这句中,“秋风”指代自然界的风,而“拂袖”则是指文人雅士的一种风度。这里的“偏”字是反语,表明秋风虽然带来凉意,但并不妨碍诗人的雅兴。
第四句中,“花因暑退亦开颜”的意思是说:花儿因夏天过去而开放,我也因此而心情愉快。“暑退”即夏日结束,这里暗喻诗人内心的愉悦。
第五句“龙蟠户牖松千尺,琴响阶除水一湾”两句是写居室环境。“龙蟠”形容屋宇宏伟,“户牖”“阶除”都指门、阶、堂前的空地。“松千尺”形容松树参天,高不可攀;“琴响阶除水一湾”形容琴声悠扬,在台阶旁的水沟中回荡。此句描写了居室的环境美,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第六句“肯逐物华临别院,徘徊独立忆民艰”两句是抒发感慨。“物华”指美好的景物。诗人不愿意随着美丽的景色离开自己的故居,而是徘徊独步,回忆国家的艰难。“民艰”是指国难。
【答案】
译文
初秋时节,我闲下来了,照见自己倒映在水中的身影,如同山间被浓墨涂抹过一样。秋风带着凉意吹过来,我故意把它吹拂到我的衣襟上。花儿因夏天过去而开放,我也因此而心情愉快。龙蟠着的屋宇高大宏伟,琴声在台阶前的空地上回荡,水在台阶前流过形成一弯。不愿随美景远走,徘徊独步,回想国家所遭受的苦难。
赏析
首句“初秋偶闲”,“初秋”交代季节,“偶闲”点出闲来无事,可写诗了。“赢”是虚词,“几余”为虚词连用,表示时间,“赢得片时闲”。闲来无事,可以写诗了。所以“初秋偶闲”就是闲来无事,可写诗了。
“镜彻波光黛染山”,是说照见自己倒映在水中的身影,如同山间被浓墨涂抹过一样。“镜彻波光黛染山”是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相与入西秦。云销雨霁月华白,影落玉钩浮水清”的句子,以景写人。诗人借镜子反映自己的影子,比喻自己像山一样高大,而自己的容颜却因年岁而衰老了。
“风挟秋来偏拂袖”,“挟”为动词,有夹持的意思;“风挟秋来”是说秋风带着凉意吹过来;“偏”是反语,表明秋风虽然带来凉意,但并不妨碍诗人的雅兴;“拂袖”则是指文人雅士的一种风度。这里的“偏”字是反语,表明秋风虽然带来凉意,但并不妨碍诗人的雅兴。
“花因暑退亦开颜”,“暑退”即夏日结束,这里暗喻诗人内心的愉悦。
“龙蟠户牖松千尺,琴响阶除水一湾”,“龙蟠”形容屋宇宏伟,“户牖”“阶除”都指门、阶、堂前的空地。“松千尺”形容松树参天,高不可攀;“琴响阶除水一湾”,形容琴声悠扬,在台阶旁的水沟中回荡。此句描写了居室的环境美,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肯逐物华临别院,徘徊独立忆民艰”,“物华”指美好的景物。诗人不愿意随着美丽的景色离开自己的故居,而是徘徊独步,回忆国家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