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
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彝伦。
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
【注释】:
士惟首四民——士,指读书人。首,首先、第一。四民,指士农工商。
名在副其真——名,名誉,名声。副,配称,符合。其,代词,指“四民”。真,真实、真诚。
道重继濂洛——道,儒家思想。重,重视、注重。继,继承。濂(廉)洛,即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周子通书》。
地宁拘歙闽——地,地理环境。宁,安定。拘,限制。歙(xi),地名,今属安徽。闽,福建省的简称。
研精味经训——研,研究。精,精通。味,体味。经训,经典教义。
晰理守彝伦——晰,明白、清晰。理,道理。彝伦,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莫漫虚车饰——莫,不要、不要如此。漫,轻率、随意。虚车饰,虚妄的车饰,喻为无实之物。
吾方企化淳——企,追求。化,教化、文化。淳,淳厚、质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大儒朱熹在紫阳书院对学生的教诲。朱熹(1130~1200年),南宋时期著名儒学家、教育家、理学家、诗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云谷、紫阳等。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尊师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朱熹的诗文作品丰富多采,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过紫阳书院示诸生”为题,意在告诫学生要重视儒家学问,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中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崇高地位,指出学习儒家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告诫学生们要脚踏实地,不要轻浮浮躁,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寓意深刻而明确。它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启示。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